践行十爱 德耀甜城返回首页
爱社会 崇德向善奉献担当
发布时间:2017.05.05 来源:内江日报 浏览次数:
 

社会是共同生活的个体通过各种各样社会关系联合起来的集合。社会性是人的本质属性,人不仅仅是独立的个体,还承担着社会的责任与义务。一个国家、一个民族,只有当崇德向善成为社会主流价值取向,才能产生强大的凝聚力、向心力。当前,全市上下正为实现“两个率先”“三个基本建成”的奋斗目标埋头苦干、创造一流,我们要勇于肩负起时代赋予的社会责任,为建设幸福美丽内江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和道德滋养。

助人为乐、关爱他人。助人为乐,关爱他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,自古就有“路见不平,拔刀相助”的侠义情怀,就有“一个好汉三个帮”的互助精神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:“积小善为大善,善莫大焉。当有人需要帮助时,大家搭把手、出份力,社会将变得更加美好。”在公共场所,主动搀扶老弱病残,给问路人耐心指路,见到他人有难相求热情给予帮助等等,都是助人为乐、关爱他人的具体行动,做这些事情看起来都是举手之劳、微不足道,但却“于细微之处见精神”。毛泽东同志说:“一个人做点好事并不难,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,不做坏事。”倡导爱社会,就要从日常行为规范抓起,从基本伦理道德抓起,从群众身边小事抓起,把爱社会的具体行动落细、落小、落实。全市广大干部群众要积极踊跃参与关爱社会、关爱他人的社会公益活动、志愿服务活动,将助人为乐、与人为善作为一种生活方式,用善行义举传递人间真情,从“赠人玫瑰、手有余香”中感受人间温暖,为建设中华民族和谐大家庭发一分光发一分热。

见贤思齐、汇聚力量。精神塑造呼唤榜样的力量,道德楷模是从普通群众中走出来的先进代表。我们身边有许许多多爱社会的典型代表,如耳熟能详的雷锋、郭明义,还有我们内江涌现出的见义勇为、舍己救人的何曦,逐梦雪域高原的汉族好“门巴”阮忠禄等,他们从不同角度、不同侧面诠释了崇德向善的道德力量,他们用热血和生命忠实践行了自己的人生誓言,他们身上汇聚的强大正能量,引领和感召着我们中华民族锐意前行。见贤思齐、积善成德,我们要对标先进,学典型、见行动,从我做起,从身边的小事做起,让助人为乐、扶贫济困、见义勇为、乐善好施的中华传统美德在甜城大地蔚然成风,点点滴滴汇聚起420万内江儿女磅礴的精神力量,共同谱写建设幸福美丽内江的新篇章。

感恩奉献、勇于担当。大河有水小河满,大河无水小河干,社会是我们每一个人的社会。倡导爱社会绝不是坐而论道,而是要明确自己作为社会的一员必须担负的责任,懂得感恩和奉献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:“雷锋精神,人人可学;奉献爱心,处处可为。”我们每个人作为社会大家庭中的一员,都应怀着一颗感恩之心,感恩党、感恩祖国、感恩时代、感恩人民,主动关爱他人、关爱社会,为推动社会进步施展才华、奉献力量。当前,内江正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,改革发展稳定任务艰巨繁重,稳定经济增长、内江沱江流域综合治理、脱贫攻坚等火热实践,需要全市广大干部群众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,敢于直面矛盾和困难,发扬“敢挺、苦干、实拼”的精神,在服务社会、爱岗敬业中提升人生境界。沧海横流,方显英雄本色;迎难而上,才有柳暗花明。我们要勇于担当、主动作为,做到平常时候能看出来、关键时刻能站出来、生死关头能豁出来,不忘初心、继续前进。

上一篇:爱自然 坚定不移走绿色发展之路...
下一篇:爱内江 同奋进共发展...
信息公开 | 工作动态 | 台情要闻 | 内台交流 | 服务大厅 | 走进台湾 | 走进甜城 | 两岸寻亲 | 下载在线

copyright   ©2014  http://www.njtb.gov.cn  all rights reserved
主办:中共内江市委台湾工作办公室     ICP备案号:蜀ICP备15002008号